WEFV2626EFCEYYYB15VEF

 

內容簡介

  中國教會大學的發展,於二十世紀上半葉構成了中國教育體系重要的一環,在高等教育的發展過程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其中尤以十三所教會大學最為著稱,分別為燕京大學、齊魯大學、之江大學、東吳大學、聖約翰大學、滬江大學、金陵大學、金陵女子大學、華中大學、華西協合大學、嶺南大學、華南女子文理學院及福建協和大學,均為英美差會在華興辦的高等院校,中外學者先後投身研究,遂成為研究中國基督教史的重要課題,相關研究層出不窮。

  福建協和大學由差會合辦的小型學院,逐漸發展成為文、理、農三院十系的私立「省級」大學。傳教士和華人教職員在校政、教學和研究方面,編織了「傳承」與「開創」的關係,對促進二十世紀上半葉中國和福建的高等教育,貢獻甚鉅。

  本書將分期瞭解福建協和大學的中外師資之人力結構及其變化,並提供具體的數據統計資料,說明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收回教育權後,外籍與華人教職員的比例逆轉,教會大學從傳教士轉移至華人主政的本土化歷程。其次,透過個案討論教育傳教士的生平行誼、行政與教學貢獻、研究及出版成就,兼論其宗教事工,為該校的草創時期奠下良好的根基,從而指出傳教士與華人學生,產生了「新」的異國師生關係,為中國教育史立下了前此未見的新例。

  福建協和大學成立的三十多年間,對於培訓近代福建菁英的貢獻尤為突出。本書將討論華人學生除了繼承傳教士出任校長、行政與教學職位外,在文、理、農方面的教學、研究與出版之成就。其中以福建文化研究最為突出,對促進中國及閩省的現代化發展,扮演重要角色。

  大學發展無財不行,財務管理對學校發展極為重要,尤值關注。本書以福建協和大學的常年經費作為研究對象,從整理超過二十年的財務年報,分析該校的收入與支出要項,藉此瞭解中外的撥款補助。進而重構財務管理架構與變遷,並討論基金管理與投資策略,藉以瞭解基督教在華發展高等教育,少為學者關注的財務問題。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彭淑敏


  香港浸會大學歷史學哲學博士、哲學碩士、香港城市大學傳播與新媒體學文學碩士。現為香港浸會大學歷史學系兼任講師、恒生管理學院通識教育學系兼任講師,並出任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基督教中國宗教文化研究社董事、中國基督教史學會執委會秘書。

目錄

王序
李序
自序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政歸華人—行政與教學人員
第三章 任重道遠—教育傳教士
第四章 培育英才—華人教職員
第五章 兼容並蓄—財務管理
第六章 總結
附錄
引用書目
人物索引

 



  福州為福建之省會,且為該省的文教中心。清季歐美傳教士東來傳教辦學,以至於興辦高等教育,自成獨特的教育系統,為中國培訓新式人才,此即新教育之勃興。英、美差會於1910年在蘇格蘭召開世界宣教會議,提出在福建成立教會大學的計劃。1916年美國公理會 (American Board of Commissioners for Foreign Missions)、美以美會 (Methodist Episcopal Church)、英國聖公會 (Church Missionary Society) 和美國歸正會 (Reformed Church in America) 遂於福州聯合創辦福建協和大學,是為福州辦學規模最大的教會學校,對中國社會、教育、學術及文化各方面產生重大影響。

  近年學者關注中國教會大學的研究,惟對該校的瞭解,尚屬初步階段。故本論著即擬就此進行研究,以福建協和大學現存於中美的原始檔案,並配合口述歷史訪問和實地調查,進而就才、財兩方面入手,進行系統整理,以論述及計量方法,客觀和具體地反映該校的辦學特色與貢獻。本論著將從福建協和大學的師資和財務兩方面,探討中外教職員和中美財務關係對該校發展的影響,兩者均為現時中國教會大學的校史研究中,尚未被充分注意的要項,藉此突出人才與經費對大學發展的重要,為中國教會大學的歷史研究,提供新的視角。首先,本書將分期瞭解該校的中外師資之人力結構及其變化,並提供具體的數據統計資料,說明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收回教育權後,外籍與華人教職員的比例逆轉,教會大學從傳教士轉移至華人執掌的本土化歷程。

  其次,透過個案討論教育傳教士的生平行誼、行政與教學貢獻、研究及出版成就,兼論其宗教事工,為該校的草創時期奠下良好的根基,從而指出傳教士與華人學生,產生了「新」的異國師生關係,為中國教育史立下了前此未見的新例。福建協和大學成立的三十多年間,對於培訓近代福建菁英的貢獻尤為突出。本書將討論華人學生除了繼承傳教士出任校長、行政與教學職位外,在文、理、農方面的教學、研究與出版之成就。其中以福建文化研究最為突出,對促進中國及閩省的現代化發展,扮演重要角色。大學發展無財不行,財務管理對學校發展極為重要,尤值關注。本書以福建協和大學的常年經費作為研究對象,從整理超過二十年的財務年報,分析該校的收入與支出要項,藉此瞭解中外的撥款補助。

  進而重構財務管理架構與變遷,並討論基金管理與投資策略,藉以瞭解基督教在華發展高等教育,少為學者關注的財務問題。福建協和大學由差會合辦的小型學院,逐漸發展成為文、理、農三院十系的私立「省級」大學。傳教士和華人教職員在校政、教學和研究方面,編織了「傳承」與「開創」的關係,對促進二十世紀上半葉中國和福建的高等教育,貢獻甚鉅。本論著的觀點、資料或有粗疏謬誤之處,懇望專家學者慷慨指正。

  本論著能順利出版,謹向臺灣中原大學宗教研究所曾慶豹教授致謝,將列入其主編之叢書,並感謝許光璇女士、陳慧娜女士的協助,以及台灣基督教文藝出版社給予出版機會。也向恩師李金強教授表達我誠摯的感謝,老師諄諄教誨、熱忱啟迪和嚴謹的治學態度銘刻於心。同時,必須感謝美國Palm Beach Atlantic University歷史系史百川教授 (Prof. J. Barton Starr)、加拿大University of the Fraser Valley歷史系關一球教授、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周佳榮教授多年來引導我步上史學研究之路。

  此外,對美國馬里蘭大學 (University of Maryland) 葉嘉幟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院長梁元生教授、香港浸會大學社會科學院前院長傅浩堅教授、歷史系系主任麥勁生教授及黃文江博士的賜教,深切地致謝!在搜集研究資料期間,福建師範大學林金水教授、謝必震教授、林立強教授、劉錫濤教授、朱峰教授、孟雪梅教授、吳懷民教授、尤永隆教授、黃濤博士、張金紅博士、潘榮陽博士、吳巍巍博士、遊蓮女士、陳新女士、郭霞女士、許曉明女士、何朝銀先生、潘江濱先生和黃建興先生,給予至誠的建議和幫助,進行深刻的學術交流,表示由衷的感謝。

  同時感謝福建省基督教協會鄭玉桂會長、福州市基督教天安堂陳安俤牧師、福建協和大學第五任校長楊昌棟幼子楊運融先生及福建協和大學校友會會長柯冲先生 (1949年農藝學系畢業生)接受訪問,為本書提供了寶貴的口述史料。Franzusoff Peterson、狄肯森學院 (Dickinson College) Prof. Jim Gerencser、烏斯勒大學 (The College of Wooster) Prof. Elaine Smith Snyder、亞爾弗列大學 (Alfred University) Prof. Laurie McFadden、丹佛大學 (University of Denver) Prof. Marica Kehl,以及香港浸會大學圖書館黃淑薇女士和鍾偉如女士。

  感謝中外圖書館和檔案館館員與教授協助查閱史料,包括福建省檔案館、福建師範大學民國文獻閱覽廳、美國耶魯大學神學院 (Yale University Divinity School Library) Prof. Martha Lund Smalley 及Prof. Joan R. Duffy、克萊爾門學院 (The Claremont Colleges) Prof. Adam Rosenkranz、哈特福特神學院 (Hartford Seminary Foundation) Prof. Lois Hiller 及Prof. Steven Blackburn、哈伍德大學 (Haverford College) Prof. Diana我還要向中央研究院院士王爾敏教授、香港中文大學邢福增教授、吳梓明教授、梁頌恩女士、中原大學宗教研究所查時傑教授、三藩市舊金山大學利瑪竇中西文化歷史研究所所長吳小新教授、廣州中山大學歷史系吳義雄教授、香港浸會大學研究院前院長湯濤教授、宗教及哲學系費樂仁教授 (Prof. Lauren F. Pfister)、歷史系林啟彥教授、何劉詠聰教授、黃嫣梨教授、鍾寶賢教授、朱益宜教授、林雪碧博士、范永聰博士、何仲詩博士、陳月媚女士、布琮任先生、學長區志堅博士、盧淑櫻博士、友好劉英華博士、章博博士、陳睿文小姐、白斌先生、陳貽圻先生、何翔翎女士、吳國樑先生、盧寶玉女士及陳芳華女士,給予的鼓勵和幫助,在此一併致謝。最後,感謝外子國凡、小兒聞哲和家人多年來的關愛和支持。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6131226
  • 規格:平裝 / 448頁 / 25k正 / 14.8 x 21 x 2.2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內容連載

第一章:緒論
 
近代中國基督教高等教育的發展,始於十九世紀七十年代末,至二十世紀初發展迅速,自成獨特的教育系統。 1900年庚子拳變發生後,在華傳教士因國人群起反教,遂藉間接傳教法,以興辦教育、醫療、文字及慈惠事業等濟世事工,達到廣傳福音的目的。 時值晚清十年(1901-1911),清政府推行新政改革,移植西方的政治、軍事、經濟和教育體制,謀求促進中國現代化,藉以富國強兵,消弭外患,其中教育一途變革尤多,而以高等教育的誕生,最為引人注目,而教會大學亦由此興起。
 
中國教會大學的發展,於二十世紀上半葉構成了中國教育體系重要的一環,在高等教育的發展過程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其中尤以十三所教會大學最為著稱,分別為燕京大學、齊魯大學、之江大學、東吳大學、聖約翰大學、滬江大學、金陵大學、金陵女子大學、華中大學、華西協合大學、嶺南大學、華南女子文理學院及福建協和大學,均為英美差會在華興辦的高等院校,中外學者先後投身研究,遂成為研究中國基督教史的重要課題,相關研究層出不窮。 本章即就此進行論述,並繼而指陳以福建協和大學(以下簡稱協大)作研究專題的意義。
 
第一節:研究回顧之一──中國教會大學史
 
自二十世紀以來,近代中國基督教史之研究,至為蓬勃, 其中基督教借助教育以啟迪民智和吸納信徒,創辦男女學校、醫療學校和教會大學開風氣之先,推動中國新式教育之發展,並間接傳播西學,中國基督教教育遂成為學界關注的研究課題, 尤以教會大學研究,成果最為顯著。 此文以福建協和大學為研究對象,故就教會大學及福建區域研究入手,藉此揭櫫本論著的研究價值與意義。
 
近年教會大學研究,蔚然成風,論述兼備。在理論建構方面,相繼提出新研究視野,簡略可總結為四類,即文化侵略論、現代化論、普遍主義和全球地域化。文化侵略論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廣泛被採用,基督教教育被視為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重要部分,強調傳教士的教育活動為破壞中國傳統文化的手段。
 

 

 

 

有位家長問我:兒子剛上二年級,識字早,上學前已經開始獨立閱讀。現在一個月閱讀量超過50萬字。我之前買了老劉的《三體》、《超新星紀元》和《球狀閃電》,兒子先搶過去,看了一天的《三體》,覺得沒意思,又換了《超新星紀元》,一下子就入迷了,沒幾天看完後,又開始看《球狀閃電》,已經看了大半。但是因為知識的局限性,對書中的很多知識理論完全看不懂,但完全不影響他的閱讀興趣。 我現在很困惑,是該鼓勵他看這些超出他能力範圍的書,還是該引導他多看適合他年紀的的書呢? 我說: 看到了你詳細的說明了這件事情,特別讓人佩服你的細心。你是一位細心的家長,而且,你到目前為止,給兒子的培養是非常成功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你看,才二年級,就已經能獨立閱讀,一個月閱讀量超過50萬字,說真的,這個閱讀的量甚至比我還多,這說明你的閱讀習慣的培養是非常棒。甚至現在,大劉的書都開始來看了,這麼有趣、充滿想像力的書,知道我自己是多大了才看這些書的嗎?很丟人的告訴你,我甚至到了高中才開始讀起了大劉的書。 所以,你的培養是非常成功的。這個孩子,閱讀已經是如此的入迷,未來不可限量! 那麼,回到令你困惑的地方。你是該鼓勵他看這些書呢,還是應該讓他多看適合他年紀的書呢? ... 如果你鼓勵了他,你可能就是在培養一個天才。 有研究表明,孩子越早讀書,他的智商越高,他成才的機率越大。 而且,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最寶貴的能力是什麼呢?不是溝通能力,不是智商,而是想像力。 想像力是最容易遺失的,我們成年之後,還擁有孩子般的想像力嗎?答案是沒有。很多人早就按步就班,生活在這個毫無趣味的世界中,一點都沒意思。 而你的兒子,一定想像力豐富,因為他喜歡看大劉的書,而大劉的書,那種宇宙級的視野,宏大的想像,精美的內容,讓人真的是欲罷不能。 就算他並不懂什麼知識理論,但美好的東西並不一定需要我們懂得。 我們知道漂亮的名畫怎麼畫的嗎?我們懂得那些精美的藝術瑰寶怎麼來的嗎?我們可以不用知道,但我們就是能欣賞它。 這一點也不妨礙我們對美的認識與吸收。 所以,鼓勵他,會讓你的兒子繼續走在天才的路上,他很幸福,因為有這麼愛他懂他的父母。 ... 如果你禁止了他,並且引導讀一些你認為「適合他年紀」的書,那很遺憾,你是希望一個天才回歸到一群普通人的隊伍里。 天才的閱讀與理解,已經遠超過同齡人,而我們卻要求他別走太快,因為這個速度,已經讓我們感覺到害怕,覺得小小年紀,就該看這個年齡的書。這種做法,是讓天才般的兒子,停下成長的腳步,回歸到一群相對平庸的同齡孩子中間(請原諒我這麼說),這讓我想起了伊索寓言裡著名的一個故事 一對父子騎著驢出門辦事,路上有人說兩個人怎麼都騎在瘦驢身上,於是父親下來走路;沒走幾步,又有路人說怎麼讓個孩子騎驢,老父親卻走著;於是換成老父親騎驢,孩子走路,沒想到還是不行,路人說的是,孩子這麼小,就忍心讓孩子走路父親卻心安理得的騎驢?實在沒辦法了,父子倆一番商量之後,反而把驢架起來,讓驢騎在他們身上。這樣總可以了吧? ... 所以,不要害怕,放心大膽的讓孩子看大劉的書吧。 庭爸,7歲女兒的奶爸,優質育兒領域創作者,家庭教育指導師,70後大叔,有愛有思考的育兒和教育達人,歡迎關注、轉發、點讚和評論,更多育兒和教育問題可以與我交流。讓育兒更輕鬆,讓教育更有效。

 

 

WEFV2626EFCEYYYB15VEF

 

 

 

文章來源取自於:

 

 

壹讀 https://read01.com/8aQGokO.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618742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龍井結構護髮推薦髮廊新光三越附近結構護髮學生染髮推薦髮廊石岡逗號瀏海推薦髮廊龍井英倫風格的質感男仕理髮學生染髮推薦髮廊
梧棲完美的染髮效果學生染髮推薦髮廊 台中南區微凌亂髮型上班族染髮推薦髮廊 台中髮廊推薦台中短髮造型推薦推薦髮型設計工作室 勤美誠品附近耳下三公分修剪專業剪髮推薦髮廊 台中在地推薦染髮技術很好的髮廊台中東區專業染髮燙髮上班族染髮推薦髮廊 太平挑染顏色襯膚色學生染髮推薦髮廊 PTT推薦的台中護髮染髮燙髮推薦大里短髮造型推薦學生染髮推薦髮廊 大遠百附近自然捲毛燥有漂過修改髮型推薦髮廊推薦染髮店 水波紋燙台中燙髮推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omo生活好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